財聯社11月22日電,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公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信息管理細則(修訂版)》已經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董事會審議通過,並已報告中國證監會…
15:44:41 財聯社11月22日電,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公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信息管理細則(修訂版)》已經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董事會審議通過,並已報告中國證監會,現予以發佈,自2023年11月22日起實施。
財聯社11月22日電,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公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信息管理細則(修訂版)》已經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董事會審議通過,並已報告中國證監會…
15:44:41 財聯社11月22日電,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公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信息管理細則(修訂版)》已經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董事會審議通過,並已報告中國證監會,現予以發佈,自2023年11月22日起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促進煉油行業 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促進煉油行業 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促進煉油行業
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改能源〔2023〕13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廳(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有關派出機構,有關中央企業:
爲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1〕23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的通知》(發改能源〔2022〕210號)等文件要求,紮實推進我國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以科技創新爲引領,加強能源資源節約,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高端化、多元化、特性化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戰略規劃和政策引導,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綠色低碳、高效安全。統籌發展和安全、綠色和經濟、整體和局部、長期和短期的關係,協調推進煉油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現代化水平。將安全貫穿於行業發展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創新驅動、自立自強。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各類企業的創新優勢和活力,着力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以創新引領行業綠色發展。
康是美2021熱賣Top 5:眼線與睫毛膏高人氣,「這款」洗面乳最暢銷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千萬噸級煉油產能佔比55%左右,產能結構和生產力佈局逐步優化,技術裝備實力進一步增強,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煉油產能能效原則上達到基準水平、優於標杆水平的超過30%。“十四五”期間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到2030年,產能結構和生產力佈局進一步優化,化工原材料和特種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效和環保績效達到標杆水平的煉油產能比例大幅提升,技術裝備實力、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綠氫煉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技術完成工業化、規模化示範驗證,建設一批可借鑑、可複製的綠色低碳標杆企業,支撐2030年前全國碳排放達峰。
三、重點任務
(一)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1.優化產能結構佈局。統籌發展與安全,系統考慮原油進口、成品油供應保障、已建成配套設施等因素,進一步優化有關區域煉油產能佈局,推動新建煉油項目有序向石化產業基地集中,實現集約集聚發展,並與乙烯、對二甲苯(PX)項目做好配套銜接。引導中小型煉廠向科技型方向發展,做精做特,滿足區域市場、細分領域需求。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採用政府引導、地方推動、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研究推進地方煉油企業改革重組。統籌原油、成品油管網布局,優化完善煉油項目配套碼頭、油庫、管道、運銷體系。
2.嚴控新增煉油產能。新建 煉油及擴建一次煉油項目應納入經國家批准的相關規劃,實行產能減量置換和污染物總量控制,能效達到標杆水平,環保滿足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A級指標要求。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新建煉廠的常減壓裝置規模不得低於1000萬噸/年。強化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碳排放等指標約束,原則上不再新增燃煤自備電廠(鍋爐)。
3.推進煉廠改造升級。推進現有煉廠向組分煉油、分子煉油轉變,優化煉油總流程。引導現有煉廠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生產技術改造,提高清潔油品、特色油品、化工原料、化工產品的生產靈活性。鼓勵已有煉廠改造升級、上優汰劣,穩妥有序推動企業實施產能優化整合,依託現有煉廠按照產能減量置換原則對已建常減壓裝置進行改擴建(不視爲新建),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嚴格控制新增延遲焦化生產規模,新建裝置需配套建設密閉除焦設施,加快推進現有敞開式延遲焦化裝置密閉化改造及效果評估。
4.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各地要依法依規推動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有序淘汰退出。對符合條件的以生產瀝青等化工品爲主、加工特種原油或廢礦物油等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定後允許保留,地方要做好後續全流程監管。對能效低於基準水平或環保治理水平低下,且通過節能降碳減污等改造升級,能效仍無法達到基準水平或污染物無法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2025年以前加快退出。
5.完善煉油行業管理。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對煉油企業的主要裝置、產能、原油來源、能效水平等進行覈查,建立煉油行業信息平臺,健全行業數據報送機制。嚴禁以重油深加工、原料預處理、瀝青、化工項目等名義違規覈准或備案新建煉油及擴建一次煉油項目,加強對新建及擴建原油二次加工裝置的管理,梳理具備原油二次加工能力的項目。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新形勢下全國煉油規劃方案,不斷完善煉油產業政策。
(二)推進能源資源高效利用
6.加強能效水效管理。各地組織對能效在基準水平以下煉油企業用能情況進行重點核查,鼓勵引導煉油企業提升能效,推廣一批煉油行業先進節能技術,努力實現節能和效益的有機統一。能效達到或優於標杆水平、低於基準水平的企業,分別列爲能效先進、落後企業,視情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推動企業建立完善水管理制度,加強廢水循環利用,開展水效對標達標。
7.推動系統用能優化。鼓勵企業加大先進節能技術應用力度,推進換熱、蒸汽動力、餘熱餘壓、精餾等系統用能優化,開展蒸汽、電互供合作,實現熱電資源互補和共享。推廣可循環保溫材料等綠色保溫強化技術,減少煉油過程能量損失。
8.實施工藝裝備升級。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加快淘汰更新低效電動機等用電設施。鼓勵對現有加熱爐、換熱器的熱效率實施運行診斷和優化。鼓勵企業加快推進大型反應器、高效加熱爐、高效換熱器、催化裂化高效煙機等關鍵設備的改造升級。
9.鼓勵資源循環利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探索廢塑料、廢潤滑油、廢棄油脂、廢棄生化污泥等廢棄有機物與原油耦合加工。鼓勵重點開發廢塑料低能耗熱解與淨化預處理技術,開發低碳排放的廢塑料油深加工成套技術,加快廢塑料化學循環工程試點示範。鼓勵煉油過程“三廢”資源化利用。積極有序發展以廢棄油脂爲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生物質液體燃料。
(三)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10.引導煉油過程降碳。積極引導清潔能源、綠電替代,推進現有燃煤自備電廠(鍋爐)清潔能源替代,鼓勵企業積極探索研究太陽能供熱在煉油過程中的應用,鼓勵企業因地制宜優先採用公用電、集中供熱、天然氣、新能源分佈式發電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方式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例,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提高系統運行效率和電源開發綜合效益。鼓勵應用短流程、反應過程強化、催化裂化餘熱發生超高壓蒸汽技術等低碳生產工藝。加強甲烷與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管控。
11.推進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支持煉油企業加快CCUS示範應用,有效降低碳排放。探索開展制氫尾氣及催化裂化煙氣二氧化碳直接轉化、二氧化碳和甲烷乾重整、二氧化碳加氫制油品和化學品技術示範。
12.支持制氫用氫降碳。推動煉油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支持建設綠氫煉化示範工程,推進綠氫替代,逐步降低行業煤制氫用量。鼓勵強化加氫工藝選擇性,實施氫氣網絡系統集成優化,降低制氫裝置碳排放。
13.探索加強碳排放管理。研究制定低碳煉油技術評價標準。探索重點產品碳足跡覈算方法。探索開展煉油企業碳排放計量、監測試點。研究建立煉油企業碳排放與產品碳足跡數據庫。相關煉油企業應當依法披露環境信息。
(四)加強科技創新引領
14.優化創新體制機制。健全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探索建立跨領域、跨學科的創新聯合體,形成協同攻關合力。發揮好煉油行業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的示範引領作用。鼓勵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完善創新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完善能源技術裝備首臺(套)等政策,推動行業創新成果示範應用。
15.加強軟件開發應用。加強過程模擬軟件、流程優化軟件自主開發應用,鼓勵對精餾、反應、全廠流程模擬優化,提升煉油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自主化工業控制等軟件應用,提升工業軟件自主保障能力。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推進生產過程數字化管理,加速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促進工業數據集成共享。推動新一代數字技術與煉油行業融合發展,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煉廠建設。開展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
16.開發新型煉油技術。加快劣質渣油低碳深加工技術升級。開發以先進分離技術爲基礎的組分煉油、分子煉油以及原油(重油)直接制化學品技術,提升原油(重油)催化裂解、低碳烷烴脫氫、加氫裂化反應過程效率與選擇性。推動綠色、高效、自主的煉油催化劑開發應用。
科美诊断董事长李临:创新结合临床需求 标准化推动体外诊断高质量发展
17.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加快研發一批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氫等主要煉油裝置的節能降碳技術。開發智能化高效換熱器、高效混合器、高效分離器、工程強化反應器等單體設備。推動二氧化碳轉化、固化等技術開發和試點應用。鼓勵大型電加熱爐電氣化技術研發和應用。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實施
省級發展改革、能源、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部門及有關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結合本地實際,將重點任務統籌納入部門重點工作,強化管理,協調推動任務落實。煉油企業特別是石油央企要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堅持創新引領,開發應用先進技術裝備,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有關科研院所要充分發揮科研力量,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相關行業協會組織要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積極服務行業發展。國家能源局派出監管機構充分發揮“探頭”“哨兵”作用,對本意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監管意見建議,適時開展專項監管。所在地方政府應積極支持建設爲煉油項目配套的石油儲備設施。
(二)完善配套政策
各地要圍繞重點任務,積極落實能源領域首臺(套)等配套政策,加強財政、金融、投資、生態環境等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同,加大市場調節、督促落實力度,倒逼落後產能有序退出;要支持行業節能降碳領域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建設,組織重大專項科技攻關。落實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政策,落實資源循環利用、生物質能源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用好碳減排等貨幣政策工具,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對煉油領域碳減排項目的信貸支持。
(三)加強全過程監管
地方有關部門要嚴格項目准入審查,加強煉油項目准入條件與能效標杆水平銜接和匹配,對於違規上馬、未批先建項目,依法依規查處。要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與後評價,開展對煉油企業上報數據等情況的抽查檢查。要進一步壓實企業成品油保供主體責任,保障國內成品油供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 家 能 源 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 態 環 境 部
2023年10月10日
來源標題:居住小區本月啓動供熱灌水打壓
記者獲悉,10月中旬,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將對供熱用戶啓動大範圍供熱灌水,建議居民注意小區張貼的灌水通知,並根據自家小區灌水時間家中留人,注意跑、冒、滴、漏等問題,若出現以上現象請及時與北京熱力集團所屬的供熱分公司聯繫。此外,今年,北京熱力將完成2000萬平方米智慧供熱改造。改造完成後,不論供熱季室外氣溫如何波動,居民家中室溫都能基本恆定。
據瞭解,灌水打壓是通過向供熱管道灌入涼水達到並保持工作壓力,檢查管道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與採暖期開始時間不同,打壓灌水的時間並不存在“統一日期”,各供熱單位會提前一週將相關通知提前張貼到居民小區樓口。本月中旬,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的供熱用戶將大範圍啓動供熱灌水。灌水時,如聽到水流入暖氣的聲音後,居民可用手摸暖氣的閥門和管線的接口處,如感覺潮溼就說明有漏水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輕微的漏水也需要及時向供熱單位報修,否則一旦進入供熱期,暖氣壓力增加後,容易造成暖氣熱水泄漏,發生傷人、損物情況。
北京熱力特別提示,今年對自家供熱管道、暖氣進行過改造、更換等施工行爲的住戶,灌水時家中務必要留人。一旦發生供熱管道、暖氣泄漏家裡沒人,還會殃及樓下住戶。
Discovery新节目《后疫情时代》 宏达电VR产品、技术亮相
此外,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北京熱力本年度計劃完成約2000萬平方米智慧供熱改造,智慧供熱改造項目已於9月底全部完成設備設施安裝。目前,相關供熱分公司正在安裝電調閥、室溫採集器、邊緣控制櫃等設備設施,計劃於10月底前完成系統冷態和熱態調試。
西城區百萬莊北里B區是2023年北京熱力第一個開工的智慧供熱改造小區,涉及供熱面積3.05萬平方米、445戶居民。北京熱力西城分公司在實施智慧供熱改造的過程中,對接平臺技術管理部及相關單位,積極參與示範站技術路線及方案的編制工作,完成了2023年分公司智慧供熱改造方案和實施計劃。
根據現場勘察條件,該項目採用“精準調控-新增電調閥”技術路線,充分體現智慧供熱的“智慧化”。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接線調試階段,爲今冬供熱的平穩有序提供了保障。據瞭解,項目實施後,將實現一次網、熱力站、二次線、樓棟、用戶室溫聯動的精準調控。不論供熱季室外氣溫如何波動,居民家中的室溫能保持基本恆定。不同樓棟樓層居民的室溫差別也被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
記者獲悉,10月中旬,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將對供熱用戶啓動大範圍供熱灌水,建議居民注意小區張貼的灌水通知,並根據自家小區灌水時間家中留人,注意跑、冒、滴、漏等問題,若出現以上現象請及時與北京熱力集團所屬的供熱分公司聯繫。此外,今年,北京熱力將完成2000萬平方米智慧供熱改造。改造完成後,不論供熱季室外氣溫如何波動,居民家中室溫都能基本恆定。
據瞭解,灌水打壓是通過向供熱管道灌入涼水達到並保持工作壓力,檢查管道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與採暖期開始時間不同,打壓灌水的時間並不存在“統一日期”,各供熱單位會提前一週將相關通知提前張貼到居民小區樓口。本月中旬,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的供熱用戶將大範圍啓動供熱灌水。灌水時,如聽到水流入暖氣的聲音後,居民可用手摸暖氣的閥門和管線的接口處,如感覺潮溼就說明有漏水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輕微的漏水也需要及時向供熱單位報修,否則一旦進入供熱期,暖氣壓力增加後,容易造成暖氣熱水泄漏,發生傷人、損物情況。
北京熱力特別提示,今年對自家供熱管道、暖氣進行過改造、更換等施工行爲的住戶,灌水時家中務必要留人。一旦發生供熱管道、暖氣泄漏家裡沒人,還會殃及樓下住戶。
此外,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北京熱力本年度計劃完成約2000萬平方米智慧供熱改造,智慧供熱改造項目已於9月底全部完成設備設施安裝。目前,相關供熱分公司正在安裝電調閥、室溫採集器、邊緣控制櫃等設備設施,計劃於10月底前完成系統冷態和熱態調試。
西城區百萬莊北里B區是2023年北京熱力第一個開工的智慧供熱改造小區,涉及供熱面積3.05萬平方米、445戶居民。北京熱力西城分公司在實施智慧供熱改造的過程中,對接平臺技術管理部及相關單位,積極參與示範站技術路線及方案的編制工作,完成了2023年分公司智慧供熱改造方案和實施計劃。
酱酒第二股“港股通”首个交易日,珍酒李渡股价涨幅12.65%
根據現場勘察條件,該項目採用“精準調控-新增電調閥”技術路線,充分體現智慧供熱的“智慧化”。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接線調試階段,爲今冬供熱的平穩有序提供了保障。據瞭解,項目實施後,將實現一次網、熱力站、二次線、樓棟、用戶室溫聯動的精準調控。不論供熱季室外氣溫如何波動,居民家中的室溫能保持基本恆定。不同樓棟樓層居民的室溫差別也被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
來源:北京青年報
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榄傚笀瀵瑰喅锛氬洖椤惧紑鏈嶄互鏉ョ殑闀垮浘娴佹淳锛佷綘鏄湪鍝竴娉㈠叆鍧戠殑鍛紵
炒股少煩惱
10月10日,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下稱《綱要》)。
澶х敳濡堜笅鏈堥伓澧冩姠鎵嬬殑绉╁簭甯藉嚭鐜颁豢鍐掑搧 闀囨緶瀹悂璇蜂俊浼楀叡鍚屾姷鍒�
《綱要》提出,到2025年,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產民用飛機實現示範應用,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完成可行性驗證,綠色航空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國產民用飛機節能、減排、降噪性能進一步提高。
WHA涓嬫湀鍙紑 澶栦氦閮細瓒婃潵瓒婂鍥藉璁ゅ悓鎴戝浗鍙備笌
到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爲發展主流,國產民用大飛機安全性、環保性、經濟性、舒適性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爲技術特徵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實現商業化、規模化應用。
來看4大重點措施:
1、引導優勢企業和研究機構持續突破智能化、高可靠性、輕量化、低成本能量控制和飛行控制技術,開展新能源飛機總體設計、能源系統設計、全電機載系統等技術攻關。
2、充分發揮綠色航空領域主機企業主力軍和中小企業生力軍的作用,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重點圍繞電動航空器,加快形成安全高效的電機、電池、飛控、材料等現代化產業鏈。
3、開發金屬、複合材料、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方法,推動形成航空裝備報廢拆解與再生利用的新業態。
4、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好市場化投融資渠道。推動社會資本以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方式積極參與綠色航空裝備研製和運營服務。
缇庤姹傛彁渚涙満瀵嗚祫鏂� 鍙扮Н鐢垫硶鍔¢暱锛氫笉浼氭硠婕忓鎴疯祫璁�
積極探索綠色航空新領域新賽道
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面臨重大戰略機遇,《綱要》指出,我國航空運輸、物流配送、城市空運、航空應急救援等領域均具有巨大潛在市場。同時,我國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等新能源裝備領域積累了技術優勢,爲航空製造業綠色化發展提供了契機。此外,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科學技術加速融合,電池、電機、傳感器、飛控系統等相關技術不斷突破,共享出行、智慧城市等新模式不斷髮展。
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具備良好基礎。綠色高效、安全低噪的飛行器設計、製造與驗證技術持續更新迭代;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多旋翼無人機發展水平居世界前列;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飛行汽車等產品迅速興起,部分領域形成產業優勢。
對於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後續發展,《綱要》提出,堅持多技術路線並舉,積極探索綠色航空新領域新賽道。小型航空器以電動爲主攻方向,干支線等中大型飛機堅持新型氣動佈局、可持續航空燃料和混合動力等多種路線並存;同時,積極探索氫能源、液化天然氣(LNG)等技術路線。
《綱要》指出,要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面向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eVTOL、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新能源無人機等創新產品應用。推動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eVTOL實現商業運營。加快將eVTOL融入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立統一的空地智聯管理平臺,打造低空智聯網,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綠色、經濟的城市空運體系。
同時,佈局氫能航空等新賽道。加快儲氫裝置、動力裝置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氫燃料電池與氫內燃機、氫渦輪、氫渦輪混合動力飛機理論研究與技術驗證,打通與氫能源產業上下游協同創新的技術應用模式。探索商業化氫能源飛機運營體系新模式。積極探索LNG等其他能源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方法和路徑。
鐖愮煶锛忎腑鏂囦箣瑷辩殑鏂板崱TOP5(闁嬫斁)锛氶泦绲愪綔鎴拌冻浠ラ渿鐩暥鍓峂ETA
推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綠色航空裝備研製和運營服務
《綱要》從構建協同高效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構建開放融合的綠色航空產業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示範應用體系等多方面提出12項具體舉措。
在構建協同高效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方面,《綱要》指出,強化綠色航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發展高能量密度、高放電效率、高安全性的航空動力電池技術,以及高可靠性、高功重比、高效率的航空電推進技術。引導優勢企業和研究機構持續突破智能化、高可靠性、輕量化、低成本能量控制和飛行控制技術,開展新能源飛機總體設計、能源系統設計、全電機載系統等技術攻關。
同時,建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構建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商業化的綠色航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創新聯合體,打造新型儲能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強產業間跨界融合,依託新能源汽車、船舶、軌道交通等行業的共性技術和產業基礎,推動綠色航空發展。
姘戜唬鎼烘墜鍙颁腑琛屽杽鍥㈡崘璧犻潰缃� 鎸烘江闆呯鍖绘姢鍙婃秷闃插憳
在構建開放融合的綠色航空產業體系方面,《綱要》強調,發展航空綠色製造,促進航空製造技術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5G、通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提升能源、資源、環境管理水平,建設一批綠色智能製造工廠。開發金屬、複合材料、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方法,推動形成航空裝備報廢拆解與再生利用的新業態。
澶╀笅涓哄叕琛屽ぇ閬擄紙涓浗寮忕幇浠e寲闈㈠闈�15锛�
《綱要》還指出,要構建綠色航空產業鏈,充分發揮綠色航空領域主機企業主力軍和中小企業生力軍的作用,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發揮主機企業在技術、標準、資金、人才方面的優勢和中小企業在產業創新、強鏈穩鏈中的支撐作用,重點圍繞電動航空器,加快形成安全高效的電機、電池、飛控、材料等現代化產業鏈。
在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示範應用體系方面,《綱要》提出,推動新能源航空器區域應用試點示範。鼓勵各地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基礎和需求,開展電動通航飛機、eVTOL試點示範應用,探索技術和裝備體系、應用場景、商業運營新模式。
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在國產民用飛機上的試點應用,基於成熟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情況,在國產民用飛機上開展不同摻混比例的試點驗證。積極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在國產民用飛機上使用的標準、體系和規範建設。
此外,《綱要》還指出,要加強政策支持,發揮政府採購作用,推動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積極採購和使用綠色航空裝備。通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支持綠色航空裝備推廣應用。鼓勵企業用好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金融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好市場化投融資渠道。推動社會資本以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方式積極參與綠色航空裝備研製和運營服務。
來源:券商中國
鍢夌京甯傞暦閬歌垑锛忓槈缇�9搴︿綆婧�﹂粌鏁忔儬鍋曟瘝銆佸厭鎶曠エ 鍠婃摂蹇冩姇绁ㄧ巼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周莎
校對:祝甜婷
數據寶
北京市新能源貨車專賣13261556965 零首付購車 可辦理市區通行證,以舊換新 支持按揭二三年分期,多種低息方案供您選擇,辦理營運資格證,驗車上牌一體化服務!誠信經營 服務至上 歡迎廣大朋友來電諮詢和選購!
2.低養護成本
無傳統燃油卡各種油、濾的保養和維修費用,養護成本低。
3.高舒適
噪音小,無振動,舒適性好。
4.安全高
動力電池佈置在車架兩側,整車重心降低,有效防側翻,安全性更高;標配ABS,提高制動安全性。同時,貨車採用了分體式門鏡,外加兩個較大尺寸的照地鏡,能有效減少司機的盲區。
世博首岸项目对云南万方地产的债权第5次拍卖流拍 起拍价1.11亿
5.操作簡單
採用自動變速箱/無變速箱,無離合踏板車,自動擋操控簡單。
6.高動力
電機直接驅動後橋,起步反應迅速,加速能力超越。
7.續航能力長
選用磷酸鐵鋰單包電池,電池儲量大,密度更高,續航里程更長。聯繫電話13717689198
8.貨廂容積大
車架中側動力電池佈置不佔用貨箱空間,箱內地板平整,純電動物流車貨箱容積大,4.5噸車達18.5立方。
北京輕卡貨車4S店銷售地址/電話《13269469666》公司主要銷售福田系列,4.2米 5.2米 6.2米 6.8米 7.8米8.1米9.8米平板,高欄,廂貨,冷藏箱貨,小汽油貨車等車型,及各款商務麪包和自卸貨車,以舊換新 支持按揭二三年分期,多種低息方案供您選擇,辦理營運資格證,驗車上牌一體化服務!誠信經營 服務至上 歡迎廣大朋友來電諮詢和選購。
反正对做女主角什么的一窍不通、干脆和反派千金跑路了
精靈降臨全球
13261556965 (微信同)
水電資源總量管制…氣候治理 應納投資環評審議
剑卒过河 惰堕
電力排放係數居高不下的難題,除了靠再生能源,也可考慮核二、核三延役。圖爲核二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外界對政府二○三○年減碳及二○五○年的淨零目標毫無信心,專家建議,政府在因應國際碳關稅及企業落實ESG等力道都要更強,最好建立碳交易制度,才能加速減碳。至於電力排放係數居高不下的難題,除了靠再生能源,也可考慮核二、核三延役,作爲過渡再生能源進度延宕的解方;過程中,政府要多和外界溝通,務實盤點各項問題,務實修正目標。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中舜表示,二○二五年非核家園政策可能要重新檢討,最快的方法是讓核二、三廠延役。國際估算二○三○年的減碳目標,屆時的電力排放係數應該介於每度電○點一至○點二公斤,但臺灣不管怎麼算,屆時都會落在○點三至○點四公斤,離國際標準相當遙遠,藉由核能發電或啓動碳交易市場會有幫助。
7月半离奇车祸!5大学生夜游北海岸 他喊「想买肉粽」突左转被同学撞死
陳中舜表示,政府打算收碳費,企業都希望訂低一點,減碳也希望達到法規標準就好,這種心態無助推動淨零技術進步;建立碳交易市場,業者多減的碳可在市場出售,各產業就會找尋對自己最有效的減碳方法。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半導體等科技業到處都在設廠,用電需求增高,是時候回頭思考產業結構,因應淨零目標重新調整。臺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也說,褐色經濟體質的臺灣面臨淨零轉型,將遭遇巨大挑戰,如政府不禁售燃油車、電價凍漲、工業部門減碳目標低落等政策矛盾,都是褐色經濟轉型困境的體現。
周桂田建議,行政院一方面喊淨零,一方面要企業加碼投資,水、電資源不能無限上綱,必須說清楚總量管制要怎麼做;目前投資審查機制在用電、用水、廢棄物等問題並不透明,環評法亟需修法,將氣候治理與碳排放納入審查標準,並落實政策環評。
他說,有關二○五○淨零的具體路徑,外界只能瞎猜,得到的資訊非常有限,希望政府能多溝通,釋出充分的資訊,讓專業者協助盤點,做務實的修正。
「不要再讓再生能源變成鄰避設施。」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政府爲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尤其地面型光電爭議四起,應結合國土規畫,盤點不宜發展光電地區,並加強在地溝通。
因應2025年「非核家園」,政府規畫以天然氣爲發電主力,佔比高達50%,儘管燃氣發電產生的碳排量約僅燃煤的一半,但每燃燒一公噸甲烷(天然氣主要成分),仍會產生2.75公噸二氧化碳。未來要燒這麼多的天然氣發電,臺灣的淨零碳排該怎麼辦?
坊間普遍認爲,碳捕捉(CCUS)是終極解方,不過,中研院資深研究員陳洋元說,碳捕捉成本高,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估計每公噸成本約30美元,美國每年幾千萬噸碳捕捉後,儲存在枯竭油田裡,「臺灣放在哪裡?碳捕捉在臺灣不切實際! 」
陳洋元團隊這幾年自主研發的「去碳燃氫」(methane pyrolysis)裝置,目前正與臺電旗下興達電廠合作,一旦驗證可行,將是臺、美、德並列的先進技術。
陳洋元解釋,甲烷(CH4)化學式是一個碳與四個氫原子,去碳燃氫是運用大氣電漿和高溫裂解兩種方式催化裂解甲烷,其中固態碳回收,可做輪胎、衣架等工業原料,氫氣則直接進入發電機組,產生零碳電力。估計整套裝置成本僅發電機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以實驗室用五公斤反應爐爲例,造價約200萬元。
中研院去年底已成功將40%甲烷裂解爲固態碳和氫氣,並把氫氣用在13kW小型天然氣發電機,成果接近歐盟規範;今年2月和臺電合作,將裝置移到臺電樹林綜合研究所,擴大驗證在65kW燃氣機組上發電,只是天然氣發電機經改裝,最多隻能混入10%氫氣發電,減少碳排量僅10%。接下來,去碳燃氫還要挑戰在170MW燃氣機組做驗證,170MW比65kW大了近3,000倍,可混入5%氫氣,爲因應這麼大的氫氣量,臺電將先向聯華氣體購買氫氣,以5%氫氣、95%天然氣,驗證混氫發電。
這是臺灣首次在電廠用氫氣發電,如果成功,可立刻減少5%碳排放;未來全臺燃氣機組都混氫發電,隨着混氫量提升,減碳的效果比發展風電、太陽光電更快。不過,後續還須克服臺灣到哪裡找這麼多的氫氣來混燒?價格能接受嗎?他直言,臺灣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主產氫,一邊裂解天然氣去碳,一邊以燃氫發電。
特變電工:控股公司擬10.83億元投建張掖市甘州區平山湖200MW風電並配套儲能項目
特變電工9月27日公告,控股公司張掖市甘州區甘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張掖市甘州區平山湖200MW風電並配套儲能項目,項目總投資爲10.83億元。
10月2日,據寧德時代官微消息,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成都市新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獲得認證機構SGS頒發的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成爲寧德時代第4家獲此認證的零碳工廠。